本网讯,近日,我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邹庆华作为第一作者,在化学工程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》(一区Top期刊,影响因子13.3)发表了题为“Ionothermal synthesis of a hybrid cuprous(I) iodide scintillator with efficient cyan emission and high antiwater stability”的研究论文。国际创新研究院无序物质科学研究中心李建荣博士为论文通讯作者,我校是论文第一完成单位。

图1 离子热合成有机-无机杂化铜碘化合物Cu2I2(3,4-DMP)4及其结构。
碘化亚铜作为一种优异的半导体材料,具有出色的光致发光和辐射发光性质,是新一代光电领域中的“明星”材料。然而,现有大多数Cu(I)基化合物在空气中易氧化水解,其合成路线较复杂,有时还涉及到有毒有机溶剂的使用等,阻碍其进一步发展。如何优化合成工艺,提高单晶生长质量,保证化合物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同时,又能够提高其抗水解抗氧化的能力,是实现此类化合物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保障。

图2 有机无机杂化碘化亚铜化合物Cu2I2(3,4-DMP)4实现高亮的超长水稳性,应用于照明、荧光墨水、打印和X射线成像领域多功能场景探索。
本研究通过绿色的一步离子热合成法,引入疏水性有机配体,合成了具有高亮、闪烁性能、抗水稳的杂化单晶Cu2I2(3,4-DMP)4。其表现出超过80%的量子产率以及38000 photons / MeV的光子产额,长达90天的水中稳定性使其在荧光LED、荧光油墨、气溶胶喷射打印(AJP)和X射线光学成像等领域展现了潜在的应用价值。该材料的成功开发为高稳定性、绿色无毒铜基杂化金属卤化物的设计合成、多功能应用提供参考。
论文信息: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, 2025: 159971. DOI: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cej.2025.159971
文/图 李建荣 审核 帅词俊